罗汉床
发布日期:2021-03-23
在中国古典家具中,有个神器,坐也行,躺也行,从唐朝一直流行到今天,以后还将一直流行,它就是-罗汉床。
中国礼仪文化深厚,罗汉床作为古时待客的最高级别,更是文化深远。
那么,何谓罗汉床?罗汉床的由来是什么?罗汉床为什么叫罗汉床?等等。
今天就为大家详解罗汉床的前世今生。
【何为罗汉床?】
罗汉床,是我国古代卧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,是古老的汉族家具,称之为床,其亦为榻,被王世襄先生称之为 "最理想的卧具"。
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,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。
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,曲线弧度较大的,俗称“罗汉肚皮”,故又称“罗汉床”。
【罗汉床的由来】
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习俗是席地坐,虽宋以后演变为垂足坐,但盘腿打坐的习惯一直保留着。
弥勒榻,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。
罗汉床相传最早是僧人坐禅所用,后来经过不断变化,在明清广泛应用,可见罗汉床的出身也是比较高贵的。
罗汉床和一般坐具不同,不仅可以作为椅子,而且还可以作为单人床使用,上配一个小几,下配一榻,床上三面有围子,人坐在上面颇显尊贵,是待客最高级别的坐具之一。
罗汉床的由来及俗称,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解释。
说法一:
关于罗汉床的由来,一种推测与明人所称弥勒榻有关。
说法二:
罗汉床是原来汉榻(汉朝的坐具)的演变。
“罗汉床”是明清宫廷“宝座”的前身,小的称榻,如现代的“沙发”。
中国古代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,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,小睡指午休等小憩,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,可以用来待客,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,不能用来待客。
说法三:
因为早期罗汉床多为庙堂中的高层人士,如方丈、住持之类的用具,他们白天在上面打坐,晚上就在上面睡觉。
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铺,他们的房中不会有罗汉床摆放。
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,大和尚称之为“罗汉”,故称其为罗汉床。
说法四:
罗汉床的由来,还有一种说法,则是根据罗汉床的腿脚结构而来。
因为罗汉床的腿牙曲线向外,有较大的弧度,极像寺庙中的大肚罗汉,故俗称“罗汉床”。
【罗汉床的渊源】
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,即榻、罗汉床、架子床、拔步床。
后两种只作为卧具,供睡眠之用,而前两种除睡眠外,还兼有坐之功能。
古代中国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,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,小睡指午休等小憩,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,可以用来待客,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,不能用来待客。
清朝以前,甚至民国初年,国人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或上炕上,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,而是待客。
自唐至五代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以来,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,频频可以见到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面。
明代以降,特别是在清代,这种礼仪已成定式。
因此罗汉床由朴素向华丽发展,逐步强调自身的装饰,三屏风式罗汉床即为一例,原为美国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藏,三屏风式,攒框装入七块黑白大理石,正面围子略高一些,此床清式特点已明显,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征。
而清式罗汉床,往往正面呈现山家形围子,两侧也常用台阶形式,形成一定落差,这要求正面围,尤其中间一块要高,才能使围子几经落差不至于太矮。
【罗汉床的区分】
明清时期罗汉床的制做有许多区别,首先用大理石做围子是明代家具中不曾见的,其次是围子装石形式也与清代施工手法大异其趣。
清代工匠往往先用芯板夹住大理石,再装入框架中,而明式做工往往直接装石装入框架,有时由于石板不平,框架打槽也随形弯曲,凡此类施工手法,年代一般较早。
罗汉床腿弯曲度大,兜转力,俗称“香蔗腿”。
从床腿亦可区分出明做还是清做。
清式鼓腿彭牙与明式的大挖缺做工,区别完全在于对罗汉床腿的理解,是有力而含蓄,还是有力而夸张?
总体上,明式罗汉床挖缺腿足,给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,清式罗汉床的类似腿足,在力度上多了活泼,显得夸张了一些。
上一篇:餐桌这样摆放,才能让你越吃越富,有钱人一看就懂!
下一篇:红木市场新宠——阔叶黄檀(印尼黑酸枝)